全红婵宣布退赛还不到两天,就被网上的各种骂声淹没了,“懦夫”“逃兵”“被国家队开除”这些标签,像暴雨似的砸向这个刚满18岁的姑娘。她发张荡秋千的照片,被说“队友在训练就你贪玩”;养伤时体重稍微涨了点,就被嘲“自律没了”;就连老家房子积水,都被瞎解读成“烂尾工程”。可谁知道,她是因为脚踝积液多到常人的四倍,腰椎磨得像干了二十年重活的中年人,实在跳不动了啊。
一、伤病:奖牌背后的疼
全红婵的检查报告里写着,脚踝积液是正常人的四倍,腰椎磨损程度比得上干重体力活二十年的中年人。医生都说了,再这么高强度练下去,可能会瘫。
巴黎奥运备战那段时间,她身上添了不少伤:脚踝韧带伤了,手腕软骨磨坏了,肩膀的老伤也犯了。东京奥运时她身上一块肌肉贴都没有,现在每次训练前,得贴满支撑条才能上。
身体长起来也是个坎。14岁夺冠时她才1.43米,现在长到1.58米,重了快10斤。空中转体的圈变大了,入水控制难了好多,她最拿手的207C动作,失误率从5%涨到了43%。
国家队教练陈若琳说,全红婵每天得练200多次跳台,比国际上同年龄的选手练得多多了。一天做上千次杠上卷腹,水下抗阻训练练3小时,吃饭精确到克,可伤病还是跟着她。
二、退赛两天:谣言和骂声的狂欢
退赛消息出来24小时,网上讨论量就破了10亿。好多人说她“怕输才躲”“为了商业活动不比了”,可她的商业代言2024年就结束了啊。
谣言还越传越离谱:
- 说她“要加入香港队”,逼得她晒出北京IP证明自己没去;
- 编出她“给母校捐了400万”,湛江体校赶紧说“没这事儿”;
- 老家政府奖的宅基地自建房,因为台风积水,就被笑成“烂尾豪宅”。
她的私人生活也被拿来骂。发荡秋千的照片被说“不务正业”;用了苹果手机被骂“不爱国”,可她家人也用华为、小米啊;保送暨南大学被讽“没文化混文凭”,根本不管奥运冠军有特招政策这回事。
三、被捧出来的“完美形象”
东京奥运夺冠时,全红婵“为妈妈治病”的孝顺事儿被大家夸;现在就因为她退赛,同一批人又翻出老账,笑她“装穷卖惨该结束了”。
网友的标准变得快:14岁夺冠时夸她“天生厉害”,18岁养伤了就要求她“带伤比才是真英雄”。她给妈妈买手机、哥哥直播卖货,以前被赞“穷人家的孩子努力上进”,现在就成了“蹭热度”“忘本”。
饭圈那套也影响到体育圈了。陈芋汐因为全红婵退赛拿了冠军,被诬陷“逼队友让赛”;两人技术对比的帖子只占讨论的3%,粉丝“控评打榜”的话题却被看了5亿多次。
四、不说话的反抗
面对这些,全红婵把社交账号签名改成“如何呢又能怎”,用这种黑色幽默对付那些恶意。央视发了《“全满分”升起“中国红”》挺她,主持人康辉在《新闻联播》里直说:“体育精神不是‘永不倒下’,而是‘倒下后还能站起来’。”
《人民日报》也评论:“金牌不能用青春来换。”广东省跳水队说退赛就是因为伤病,总教练周继红呼吁“别再制造矛盾了”。
孙颖莎、樊振东这些运动员也一起说话。孙颖莎强调“多包容失败”,樊振东感慨“赢球输球都难”,说出了顶尖选手在这种不正常的舆论下有多难受。
五、养伤时的一点光
全红婵回湛江老家养伤了。父母守着她最后的避风港:不让她爬树,尽量不让她做可能伤到脚踝的事。粉丝拍到她在院子里抱着星星玩偶笑,眼神还是那么干净。
康复室里,奥运冠军师兄谢思埸亲自指导她,谢思埸以前带着脚踝钢钉拿过冠军,比谁都懂伤病有多熬人。现在换成科学康复,不再强行苦练,国家队医疗组还用AI动作捕捉系统,重新规划她的技术动作。
兴盛网-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