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媒曝出消息,特朗普访华要想取得“重大进展”,中国只需在大豆、波音和俄罗斯石油这三样东西里任选两样来买单。 这种“三选二”的生意经,听起来像是超市促销,但背后却是美国国内政治焦虑和贸易博弈的复杂计算。
大豆向来是中美贸易的重头戏。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,在贸易摩擦前的那些年,采购量动不动就超过两千万吨。 但如今情况变了,中国转身和巴西签下了1200万吨的大单,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大豆仓库却堆得满满当当。
这些农业州恰巧是特朗普共和党的重要票仓,豆农们的抱怨声已经越来越响。 美国农业部不得不下调新一年度的大豆产量预估至43亿蒲式耳,库存压力让价格和市场信心都持续低迷。 特朗普之所以急着让中国重新买大豆,不只是因为贸易平衡,更关乎明年中期选举的选票。
波音飞机的订单则是另一张经济牌,但也带着深深的象征意味。 曾经,中国是波音737MAX系列的重要市场,但接连的安全事故和中美关系波动让订单大幅缩水。 2024年全年,中国从波音采购的客机数量还不到20架,而空客和中国自家C919的订单却在稳步上升。
特朗普希望中国承诺未来订购至少150架波音飞机,这不仅关乎波音公司的生存空间,也是美国制造业重振的信号。 但市场已经不同往日,中国的航空市场正在多元化,单纯靠政治施压换订单,效果已经大不如前。
最敏感的莫过于能源条款。 美方希望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从而间接削弱西方对俄制裁的压力。 近年来,中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,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已达22%,规模创下历史新高。管道建设和长期协议让供应关系更加稳固。
但中方始终强调能源采购是市场行为,反对将能源问题政治化。 更何况,俄罗斯石油的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远超许多其他来源,强行“减购”并不符合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。
面对美方提出的这些条件,中方的回应显得冷静且平淡。外交部发言人只用了一句话回应:“具体问题,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。 ”这短短十五个字,背后是中方对谈判节奏的牢牢掌握,也暗示着不会轻易妥协的姿态。
不再像过去那样高度依赖美国市场,是中国能够保持淡定的根本原因。大豆可以从巴西、阿根廷补上;飞机除了波音还有空客和国产C919;石油则有了俄罗斯、中东等多元供应渠道。 特朗普手里可打的牌,似乎不如想象中那么多。
而美方内部,不同利益集团也在互相拉扯。 农业州出身的议员大声疾呼“先谈大豆”,能源企业和军工集团则更关心中俄能源合作带来的地缘影响。 政府里的鹰派和鸽派声音也完全不同——贸易代表格里尔坚持对华强硬,财长贝森特却主张展现尊重。
特朗普本人则在软硬态度之间反复摇摆。 他一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希望中国加倍购买大豆,一边又威胁要对中国的稀土出口加征200%的关税。 这种一边举大棒、一边递胡萝卜的策略,暴露了美方急于达成协议的心理。
眼下,双方谈判团队正就协议细节进行磋商。 最可能达成的方案是中方适度增加采购美国大豆和波音飞机,而美方则相应放宽部分高科技产品对华的出口限制,并重申在台湾问题上的“一个中国”承诺。
但特朗普真正想要的,可能不只是订单和协议。 他更需要一场看起来胜利的访问,为国内支持者传递“美国赢了”的信号。 而中国方面则更注重长期利益和实际效益,每一笔交易都需要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。
所以这场大国贸易博弈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三选二”,而是实力、策略和耐心的综合较量。
兴盛网-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