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公布教师选调录取名单,其中有多名10分以下考生引发热议。
网友惊诧,身为教师,参加笔试得分如此之低,实在让人大跌眼镜;这么低的分数,参考者居然还能被教育部门“拟录取”为初中教师,更是匪夷所思。
而永新县同期公布的《农村小学选调县城初中拟录取名单》显示,总共25名考生,有4人总分过百,最低也有90.55分。如此鲜明的高低分对比,网友质疑,这样的考试,不等于是要把分数高水平高的教师选拔去县城,把分数低的调去农村?
8月15日,永新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此事的情况说明称,因农村初中比农村小学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,部分参加考试人员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,在当天上午的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中消极应对,有的故意放弃答题,导致出现30分以下甚至10分以下的异常分数情况。
这一说明较合情理,应该离事实不远。但问题并没有消失。
农村初中教师岗位遇冷直接体现了部分地区城乡教育二元分化现状。在教学任务重、发展空间有限、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影响下,当下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不足。此次考试中教师消极应对,固然有损身为师表的形象,但乡村教师这一职业的窘境需要正视。
就这次考试本身而言,组织者的失误显而易见。在制定遴选方案时,主管部门硬性要求部分教师同步参加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,不尊重教师意愿岂能得到理想结果?
而在考试设计中,未设置最低合格线,对消极应试行为无预防措施,这种粗放式选拔也注定难以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水平,更无法实现人岗匹配。
一次强制性的选调考试引来了多位教师的消极反抗,事实证明,优化农村教育生态、针对城乡教师岗位建立差异化激励体系是当务之急。
发布于:广东省兴盛网-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