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
“秋分”过后
白天变短、黑夜变长
昼夜温差加大
许多人为调养身体
开始进补
家住厦门江头的何阿姨
一直以来都相信这句话:
“入秋膏方补一补,冬天少往医院跑。”
于是近来她频频到菜市场的中草药摊
购买熟地、石斛、六指毛桃、
四物汤包等药材
还 网购罐装中药膏方进补
展开剩余70%图片由豆包AI生成。
那么问题来了
膏方是否真有神奇功效?
“只有服用‘一人一方’的膏方,才能取得补益效果。切莫一罐子膏方全家人一起享用,也不是越贵的膏方就越补。”
厦门市康复医院院长林永鸿
提醒市民朋友
服用膏方有讲究
若不对症
反而可能损伤脾胃
助火生痰
林永鸿举例,52岁的林阿姨花3000元购买了一罐冬虫夏草加辽参的定制膏方,不料服用一周后,不仅未见滋补效果,反而出现口干、失眠、咽痛、大便干结等“上火”症状。“林阿姨本属阴虚火旺体质,而冬虫夏草偏温补,对她而言无异于火上浇油,自然适得其反。”林永鸿说。
林永鸿表示
中医强调“气血正,百病不生”
但气血调和并不是仅靠膏方
或食补就能实现的
中老年人需由中医师望、闻、问、切
辨清个人体质与脏腑虚实
再选择适宜的
中药药材或膏方进行调补
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
痰湿、郁热体质常见
很多时候不宜大补
而应以“清”或者“调”为主
膏方也应以调和、平补为原则
并根据个人体质、体重、
饮食、睡眠等情况
灵活调整用量
方能取得好的效果
提醒和建议
孕妇、3岁以下幼儿、脾胃虚弱易腹泻者、急性疾病感染期患者,以及慢性疾病发作期人群,不宜服用膏方。
天气转凉,市民日常可适量食用“四物老鸭汤”“参枣鸡汤”等药膳炖品,以每周一次为宜;服用膏方前,务必遵循 “先辨证、遵医嘱、不贪贵、不代替药物、不全家共用”的原则,由中医师评估体质后再作出选择。
※ 编辑:周详 ※ 校对:李嘉强
※ 审核:易福进曾静
发布于:福建省兴盛网-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门户-网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